首页 > 车险市场 预计2023年内量产交付 禾赛发布纯固态近距补盲激光雷达FT120
预计2023年内量产交付 禾赛发布纯固态近距补盲激光雷达FT120
2024月03月14日阅读:53420
【EV视界报道】11月2日,禾赛科技正式发布了面向ADAS前装量产车的纯固态近距补盲激光雷达——FT120。FT120是一款纯固态激光雷达,内部没有任何运动部件。这款产品的定位是近距补盲,拥有100°x75°的超广角FOV。目前FT120已经获得多家主机厂总计超过一百万台的定点,预计2023年下半年量产交付。
作为一款真正的纯固态激光雷达,FT120的激光发射与接收完全通过芯片完成,总元器件数量相比传统激光雷达大大减少,内部没有任何运动部件,从而大幅提升了产品可靠性、生产效率和量产一致性,专为车规级大规模量产而生。
图片来源于网络,如有侵权,请联系删除
基于高度集成化的架构,FT120在保证出色性能的同时体积十分小巧,可无缝嵌入车身两侧或四周,根据实际需求灵活安装在两侧翼子板、进气格栅、后保险杠等位置,最小外露视窗尺寸仅为70mmx50mm(水平或垂直放置可由主机厂定义),兼顾功能与美观。
FT120拥有100° x 75°超广角视场和零盲区的优势,最大量程为100米,既能够感知到高处的路牌、栏杆、立体车库夹层等,也可以探测到低矮的孩童、宠物、锥桶、斑马线等。
192,000点/秒的点频(单回波模式下) 和160(H)x120(V) 的全局分辨率,也让这款激光雷达能够探测到丰富的物体细节,实时掌握周边环境信息。
图片来源于网络,如有侵权,请联系删除
在量产车领域,半固态激光雷达的优势是测远,但垂直视场角通常不大,若用于两侧补盲,对于车身近处的低矮物体可能会存在感知缺失。其次,补盲激光雷达通常要布置多颗,使用半固态激光雷达成本上并不划算。
而兼具大垂直视场角和高竞争力价格的纯固态近距激光雷达FT120则是个更好的ADAS补盲选择,与远距的半固态激光雷达AT128形成完整的车规级激光雷达解决方案。
图片来源于网络,如有侵权,请联系删除
在路口转向、车辆加塞、主动超车、自动泊车等场景下,FT120能帮助智能汽车实时“看清”周围路况,避免危险的发生。
实现如此简洁而优雅的设计,要归功于禾赛研发多年的纯固态电子扫描技术(E-Scanning)。拿AT128做个简单对比:禾赛基于E-Scanning技术,在几厘米的芯片上实现了128组激光接收通道的线列集成,这已经是业内首创了。
而FT120则更进一步,“连线成面”,在单个芯片上集成了由数万个激光接收通道组成的面阵,其难度之高,相当于在一根根头发丝上“绣花”。
曾经,禾赛用机械旋转式“王牌”产品Pandar系列,获得了全球L4自动驾驶激光雷达市场近60%的市占率。加州路测排名最高的15家自动驾驶公司中, 12家都采用了禾赛产品作为主激光雷达。
今天,禾赛用过硬的产品力和量产交付能力,在ADAS领域再次领跑市场:远距明星产品AT128获得了理想、长安、集度、高合、路特斯等多家顶级主机厂旗下多款车型总计数百万台的量产定点,9月交付超过1万台,10月交付再次过万。
而今天,FT120在正式官宣发布之际,也已经获得了来自多家主机厂超过100万台的量产定点,预计2023年下半年量产交付。
对于激光雷达来说,发布只是一次正式对外的亮相,能否量产才是真正的较量。FT120也许不是行业第一个发布的纯固态激光雷达产品,但却可能是第一个实现规模化量产的。
禾赛年产能百万台的“麦克斯韦”智造中心,明年也将全面投产。届时,将为禾赛激光雷达的大规模量产提供更为充足的产能。
Tags:
相关文章
最新发布
- 人保车险|了解车损险的责任免除,保障自身权益
- 人保车险|车损险的这些名词释义看不懂,小心踩坑!
- Torc与Flex及英伟达合作 共同开发适用于自动驾驶卡车的物理AI平台
- ENNOVI采用创新无胶层压技术提高电池接触系统性能
- 波士顿动力与英伟达扩大合作 加速人形机器人AI能力发展
- 沃飞长空:飞行汽车商业化的破冰者与引领者
- 峰飞航空:如何突破 "适航" 与 "市场" 双重壁垒
- ElectricFish新型电网电源系统具备快速电动汽车充电功能 可将电网升级成本降低90%
- 南京大学研究人员集成光子神经网络与分布式声学传感 可用于基础设施监测
- 英伟达推出适用于自动驾驶汽车的全栈综合安全系统NVIDIA Halos